日前,由故宫学院o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“文心蔚然”文蔚书画艺术展正式对外亮相。这次展览是重庆智博会的文化艺术板块的一部分。本次展览距离文蔚上一站北京巡展已经过去了近四个月,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与积淀,文蔚带着新的感悟与永远的初心再出发。
文蔚祖籍四川,中国艺术研究院山水画研究方向博士,受聘为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兼职教授。重庆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城市,此次巡展落地于此具有重要意义,也是给家乡人民的一次汇报呈现。展览呈现了文蔚新作五十余件,除了大山水与仕女图等代表作之外,还新增了向蜀中大师张大千致敬的泼墨泼彩山水作品。
不断前行,不竭汲取
文蔚一直很忙,读书、创作、考察、办展、教学……她一直在路上,从未停下脚步。文蔚认为自己始终跋涉在自己的作品中,没有终点,而这也是她快乐所在。在这个过程中,她不断汲取与思索。她更注重的是这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,而努力后的结果只是“副产品”。
本次展览又是一次新的开始,是一次集中总结并汲取社会反响以及师长同道各方面反馈后,一个交作业的过程。文蔚说,“每一次展览都是一次汲取,我要终生努力,然后才能看到磨砺后的自然色泽。在艺术创作上,更多时间是孤独而纠结的,我在漆黑一片中摸索,朝着一线光亮的信仰方向前行。这形似不断跟自己打仗、较劲的痛苦过程,非常艰辛,似乎遥遥无期却忽然又近在眼前,这时就好像翻越了一道坎,以前遥不可及的东西变得清晰明了。”文蔚此次展览中的新作泼墨泼彩可以体现,仿佛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的豁然,它们正在往一种自由的方向发展。艺术绝对没有偶得,但是现在,那些之前困扰文蔚的某些问题都有了答案,虽然是阶段性的,也会有心手相应的欣慰。
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《历代名画记》中说,“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。”意在强调“立意”和“用笔”之间的关系,画的立意与气韵全归于用笔,来充分说明最终从作品中才能够表达画家所思所想。文蔚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,积累与灵思并运,将心中才思化作笔墨气韵形于方寸间。
万物皆从静中来
自由是吸引艺术家最重要的一点。在创作艺术作品的同时,创造一个自我,一个纸笔间与天地对话的自我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感悟人生,并将笔墨精神延续下去。而创作的过程往往是孤独的,但对文蔚来说享受孤独的过程就是自由的,这个过程很安静,没有杂质,也不会被干扰。“创作对我来说,是享受。在这里你是完整的,在这份安静中,找寻真正的自由,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,进而达到属于自己的圆满。当苦尽甘来后,那才是真的甜。”某些不必要的娱乐对文蔚来说其实是干扰,让她没办法安静。这个寻找源头的过程,对她来说是“任心”,并不是忍受而是享受,这是当一个人有了阅历后才有的感悟。
而此次文蔚的新作《陶渊明诗意图》就是源于此最好的呈现。清代画家石涛也曾以此作画,和石涛《搜尽奇峰打草稿图》等充满活力的作品不同,此画系列中随处可见的是茅舍、孤松、岸柳、水村人家,充满了平和安详的田园气息,在艺术上锐意进取的石涛,在这里却表达了一份浓浓的退隐。当文蔚随着年龄的增长,在艺术造诣上经历了学习期、成长期、徘徊期后,现在的她心态更趋于平和,她在现在这个阶段,仿佛找到了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“自由家园”,走在一段“归旅”上。在这里,我们看见她内心走向心灵故乡、安定祥和,找到了自己的最初和最终。这是关于人生不同阶段,不同感受的探讨,同时也是关于来自文人画的哲学思考。文蔚坦言,“人到中年更理解陶渊明,比如他的《形赠神》,少年时只道‘纵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惧’的洒脱,中年时才明了‘彭祖爱永年,欲留不得住’的无奈。”“夫物芸芸各归其根,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……”文蔚读懂了陶渊明,把山水作为人性情精神安顿所在,在笔墨间表达出对自然山川的性理和生命节奏的理解和释然。
最好的时代,永恒的主题
细心的你会发现每次展览文蔚都会带来大山水与仕女作品。在文蔚看来这二者是她的初心,是其永远的主题,她在不断的研究与学习中将它们更加完善。“中国画是理想的艺术,我的理想就是寻求更开阔的天地,探寻天地万物之根本。大山水代表了我的向往,我的每一步都是任心而行,仕女其实就是我自己。”在外人看来,文蔚安静、温和而有才情,就如同我们心中古代的仕女形象。
据文蔚介绍,她早年敏感亦多思虑,现在则更加从容,这跟她不断修炼内心有关。不论是在炎夏中挥汗如雨,还是在寒冬中奋笔疾写,她都甘之如饴,与外物合一,在“修炼”的过程中,现在的自己与之前的自己对话,她做到了真正的写意。艺术修炼是最极致的东西,文蔚认为,自然界中的无生命的东西是比人更近于“道”的,它们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,更加从容自得,只有这样才是长生永世之道,而这也是艺术的真谛。
每每站在文蔚的作品前,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力量,这种真诚与热情真切地反映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气象,文蔚的艺术创作与时代变化相契合。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大家也都向往着更美好的生活,并为之努力。文蔚深受这个时代的感召,用一颗朝气而光明的内心,赞美繁荣昌盛、国泰民强,描画中国精神至高无上的风骨。(完)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